更多>>行业动态
更多>>联系ag百家乐
新闻中心
6月5日凌晨1时45分,夜幕低垂,星辰点点,大地披上沉沉暮色,月光化作银纱倾泻在襄渝铁路上,显得格外宁静。随着封锁命令号的下达,机械轰鸣撕裂了襄渝上行线762公里加800米至763公里加800米处的寂静,迸溅的火花如赤红流星溅落在枕木间,百余名作业人员在光影中穿梭忙碌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作业,不一会儿,蒸腾的夜雾裹挟着铁锈气息弥漫开来,一场紧张而有序的“换骨疗伤”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
作为横跨川渝、连接西北与西南的钢铁动脉,襄渝铁路自1973年通车以来,便肩负着“三线建设”的历史使命。四十年后的今天,它已成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中中欧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载体,一列列满载“中国制造”的班列经此驶向欧洲,内陆的丰富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远方,为国际贸易搭建起高效通道。
伴随中欧班列加密开行,货运量的不断攀升,这条年近半世纪的钢铁动脉正持续超负荷运转,线路设备渐显疲态。为有效消除线路设备的安全隐患,提升运输效能,确保中欧班列等重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,重庆工务段以此次襄渝线集中修为契机,通过成段更换长轨、基床病害整治等35个施工维修项目,为既有线路隐患开展精准“外科手术”,延长其使用寿命,为钢铁大动脉注入新活力。
“各组注意,组织人员抓紧时间松解扣件!熊瑞君、曾志伟,同步进行排轨!切割组注意,搭接短路铜线,切割前一定要再次确认旧轨切割点,确保定位误差在允许范围内!”施工负责人袁烁的指令穿透机械的轰鸣。
“一、二、三——起!”切割完成后,十多名作业人员喊着号子,用撬棍合力掀动退役钢轨。沉重的撞击声里,旧轨被移出枕木外侧。作业人员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,又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工作中,“一二、一二”的号子声再次回荡在施工现场。随着“哐当”一声,新轨被顺利送入承轨槽,经过几次调整,精准落槽,此时,汗水已在工装后背凝成白色盐霜。
“轨道车接近,所有人停止作业、下道!”施工进入最关键的焊轨环节,轨道车拖拽着焊正一体机来到龙口位置。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下,这台“变形金刚”缓缓打开,伸出焊机机头夹持住两端轨头,接头位置瞬间迸发出耀眼的火花。不一会,两条钢轨在烈焰中渐渐融为一体。随后,打磨作业立即跟进。在打磨机的高速运转下,火星四溅,伴随着尖锐的金属切削声,焊接口最终与轨面、轨侧轮廓精准契合,这时1公里的新轨完成与既有线路的无缝对接。
“此次更换长轨施工,不仅是对襄渝线线路设备的一次全面升级,更是对中欧班列运输安全的一次有力保障。”施工负责人袁烁在现场表示,“新轨将进一步提升线路的承载能力和运行平稳性,为中欧班列的安全畅通提供坚实支撑。按照襄渝线集中修整体规划,计划完成成段更换新钢轨30.548公里,当前已累计完成12.258公里。”
经过210分钟鏖战,5时03分,开通命令准时下达,当日长轨更换施工圆满完成。当首列货车驶过新轨,1公里的新轨在晨曦中熠熠生辉。
来源:重工之窗